該工程為年產160萬噸氧化鋁赤泥堆場,場區總用地面積約596畝,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城西北約20公里處。擬建主壩高55~60m,全庫容約2090萬立方米。
該工程勘察首次采用自然電場法,成功查明了場區內地下水滲漏部位及滲水流向;采用溫納裝置激發極化法對場區內集中滲水通道進行深度定位及補充驗證。針對勘察區為巖溶發育區,地質條件復雜,勘采用1:1000地形圖進行了工程地質測繪。物探方法采用了四極電阻率測深法、自然電場法、溫納裝置激發極化法、高密度地震影像方法。在工程地質測繪及物探工作的基礎上,布置鉆孔查明場區的地層結構,查明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對物探異常區進行鉆探驗證。
該工程勘察采用多種手段,查明了庫區及壩址的地質條件,壩址的巖溶發育程度及發展趨勢,對庫區穩定性、庫區滲漏、壩基的選擇進行了充分的分析、評價,并提出了針對性強、參數齊全翔實,分析、評價論據充分的勘察報告。
在施工工程中,針對巖溶發育區,地質條件復雜的情況,為確保壩基的穩定、安全,按甲方和設計的意見要求,在前期勘察的基礎上進行的施工鉆探驗證,了解主壩址處地下地層巖性、基巖層內巖溶、破碎帶等不良地質作用的分布,分析、評價其對主壩施工的影響,從而指導壩基的施工。該項目獲公司優秀工程一等獎。